衡量一個好的玉器標準是什么?玉石商務禮品專家告訴我們,概括起來就是:奇、新、優、絕、特。
奇,即選料構思奇特。選料奇指在選擇玉料時,其天然的形態和材質就十分奇特;另一種是在用料時的構思上,以奇特出巧,以巧妙出奇,充分展現材料特色;再有就是材料本身是以其體積大、品質高檔、罕見而稱奇,這種玉料有不琢亦叫絕的,是很稀有的玉料。
新,即標新立異。無論選用什么材質,只要有創意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就是好的作品。
優,即優質品。高技術的技工將優質料打造設計出來的作品自然是優質品。玉石有20多種,各種料都有優質品。評價優質品要料質好、工藝精良,二者缺一不可。
絕,即絕品。各地都生產了許多絕品。料絕自然好,但玉不琢不成器。料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工藝絕、創意絕。工藝絕,即獨門絕技。大家做不了的工藝惟我能造之,謂絕也。
特,即風格鮮明。新玉器分有南派、北派、廣派,各自形成了相應的風格。北派風格深厚、莊重,工藝精良,折射出宮廷的味道,在人物、花卉、器皿方面有深厚的功底,作品耐看,回味無窮;南派則彰顯精巧細膩的風格,挺拔秀麗,在人物、草蟲、器皿、花卉各方面都自成體系,工藝精細;廣派的特點是以首飾、掛件見長,已形成了規模生產,作品工藝精良,已經占據了北方市場。
專家表示,玉石收藏愛好者把握好以上幾點,平時多上手、多學習,一定能在玉石收藏上有所收獲。
中國玉除了五種正色和由此分解出來的十二種基本顏色外,我們還會看到在各種顏色玉的表層還有局部白色、紅色、黃色、褐色、黑色等玉皮。前面講到玉是從山中石頭中開采出來的,在玉和石頭的連接處玉工們有意的把一些好看的似玉的石頭留在玉的表面,這樣在玉的雕琢上作為巧色,增加玉器的美觀,這些留下來的部分我們稱它為玉皮。但讀者們一定要知道玉有玉皮,玉石有玉石皮,我們不應該看到某器物有玉皮就認為這是好的玉,我們要看清此器物的質地,我們要懂得區別此器物是玉還是玉石。大家知道好石就是玉,如果一塊白玉的表面有似玉的紅石,這叫做白玉紅皮。如果一塊白玉的表層的紅石已質變成玉了,那么玉工們就把它們一起開采下來,這就是白紅雙色玉了。以此類推,玉有各種顏色的雙色玉、多色玉,玉的顏色越多越難得。唐天寶(741-755)年間安思順進貢五色玉帶是見于著錄中顏色多的玉。用玉皮的顏色作為玉器的巧色來點綴玉器,增加玉器的觀賞性、藝術性,早在秦漢已有但數量不多,直到宋朝才獨創留皮之作,留皮玉器恰到好處已相當美觀。但到清乾隆年間才專尚玉皮,留皮之作已達登峰造極,用玉皮巧色仿出土古玉的土斑和色沁,用玉皮巧色仿有寶漿的傳世古,清乾隆年間仿古水平空前絕后?,F在玉市場上清代留皮玉器已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