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這行有“色差一級、價差一倍”之說,所以白度也是很重要。討論和田玉的白度,首先要明確好范圍。就品種上說,應該是對白玉而言,其他青玉、碧玉、墨玉自不在此列,青白玉意義也不大;就產地來說,應該是對籽料而言,俄料、青海料產量大,白度好的多,在這里討論沒有意義;就玉質來說,應該是對玉質上佳、或者說至少玉質要不錯的玉石而言,而不是拿著雞骨白、串棉、混僵的料子來說白度。閑話少說,玉石工藝品廠小編先來說說市場上最常用的白度等級。
喜歡和田玉大都是先了解白玉,很多人挑選成品的時候也是主要追求它的白度,潛意識認為和田玉的白度越高價格越高,其實和田玉最重要的是溫潤細膩,其次才是白度;
普遍大家把白度分為五個等級:高白、脂白、1級白、1.5級白、2級白。
一級白、二級白是現在大家比較常說的白度等級,也有人說白度1.2或者有的0.8的,畢竟每個人理解不同;
1、高白:比一級白還要白的,都能叫高白,冷白;高白的料子白度很正,無論在什么光線下看,都不偏色,有人說高白的白度就是比煙標還白,我覺得比煙標白的基本是看不到的,煙標和和田玉的白度光學原理不一樣,煙標是不透明的,白度是通過漫反射形成的,而和田玉是半透明的,除了表面光的漫反射,還有折射光、底下所墊東西的透射光等,所以不能同日而語。
2、1級白:一眼白,不帶一點點的灰或是青,手沒有過度紅或是白,一級白是料子基本上為正白色,有的微微泛些肉紅色或很淺很淺的黃色。一級白是視覺上很舒服的料子,白度夠,又不刺眼,拿在手里有種跟肌膚融為一體的感覺。
3、脂白:油潤性很好料子細,白度要在1.5以上,我覺得就可算是脂白的,脂白的料子更注重脂感。
4、1.5級白:一眼是白,但是顏色偏暗,和手掌的色差不明顯,注意是暗,而不是灰,但是可以往青里面走,帶了一點點的暗淡。
5、2級白:在手掌上不明快,發悶或是顯得暗淡,整體帶有其他色系,仍然屬于白玉的范疇。
白度的等級判斷要以實物為主,通過照片視頻判斷容易出現偏差;
同樣一塊料子在室內、室外、燈下白度質感不同,就算同樣是在室外,不同角度的白度都是千差萬別,所以大家在網上看的作品時,要做好照片與實物落差的準備!
除上面的白度劃分,還有閃青閃灰的料子,像很多白度不到一級都可能帶了一絲絲的青氣或是灰色,老玩家都知道買玉是寧青勿灰,玉質好老熟的料子,青不會影響到玉的美觀,相反會感到清爽,灰的料子就顯得比較壓抑;
跟大家說的等級劃分也只是普遍意義的劃分,實際大家判斷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標準,每個人看法理解多少有所差別!就像現在大家對于羊脂玉,定的標準都不同,所以也就沒跟大家說;
不管玉的白度如何,只要你心里喜歡,那就是一塊好玉,值得珍惜。